时间:2025-07-23 12:38
一、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寻求哪些法律保护
劳动权益受侵害,可寻求多方面法律保护。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它全面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就业、工资、休息休假等基本权益。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若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可获相应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提供解决劳动争议途径,劳动者与单位有争议,可申请调解、仲裁。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保障劳动者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方面权益。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不服还可起诉维权。
二、劳动权益受到侵害该如何处理
若劳动权益受侵害,可按以下步骤处理。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这是最便捷的解决方式,争取达成和解协议。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改正。 也可申请劳动仲裁,这是重要途径。需在规定时效内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仲裁委受理后会依法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能证明劳动关系及权益受侵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沟通记录等,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理仲裁
首先,要确定仲裁时效,一般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权益受损事实的材料。 接着,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及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等。 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庭审中,双方可进行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仲裁委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若对裁决不服,除部分终局裁决外,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前置程序,要依程序妥善办理,维护自身劳动权益。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公司拖欠工作离职后还不发怎么办
下一篇:农民工如何起诉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